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知道随笔吧?随笔的创作非常随意,不需要有任何的负担,不需要华丽的辞藻,没有严密的结构,随心写。那么,怎样才能写出好的随笔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教学随笔,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语文教学随笔1上课的铃声再次响起,来到教室,同时也带来了学生的那篇日记。
“同学们,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份特殊的礼物。”
闻听此言,学生们满脸惊喜地看着我,搜寻的眼神在讲桌上寻找着。我打开手中的日记本慢慢的读了起来。透过眼角的余光,我看到蔺青青同学所在的小组的几个同学脸登时红了起来,不约而同的把头深深埋进前面的书墙。随之大家的眼光一起向他们小组聚焦过来,有吃惊,有狐疑,有的甚至开始私下议论。
这大概是我第一次对同桌发火吧!
但我自始至终都让自己尽量保持冷静,因为我不想因为那件对我对他或对任何一个同学都没有意义的事而导致我们之间的闹矛盾。可我的确很生气,但是我还要强迫自己回答同桌提出的大部分问题。只是大部分。因为刚才发生的.那件事我没有权利阻止,但我也没有权利让自己不在乎……或许大部分错误都在我身上,我也不愿全部回答他……
正写着作文,同桌突然间站了起来,拿起了语文老师拿来的那一摞还未看完的试卷,翻了几页,由于好奇,我探头一看,“呀,这不是我的试卷吗?”我失声叫了出来,“对,快改!”同桌答上了一句。说实话刚考完试时,我就知道了自己错的一个地方,当时还曾经迫切的希望能够有一个可以改正的机会,这不,今天它居然连招呼也不打就来了。不改白不改,反正语文老师现在也不在这里,于是拿起手中的笔,刚要写,但不知为什么,自己的手居然缩了回来,不能改!我改变了主意。“快改呀!”同桌在一旁催我,但我仍然不敢动。后面的鸽子激动地站了起来:“真的吗?哪个考场的?”“就你那个考场的!”同桌回答说,“改吗?我给你找找看!”同桌说着便让我去关教室门。“我不去!”我一直在看着手中的试卷。“董振,关上门!”不知道是谁在喊,“郑毅,关上门!”这是我的声音,但是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这样说。郑毅关上了门,同桌找到了鸽子的试卷,“改了就不真了!”我真的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哪邦哪派的。居然让同学关上了门,这句话声音虽然不高,但我知道,鸽子听到了,她坐回了原位。其实,我知道同桌肯定也听到了,但他假装没有听见,我看得出,他帮鸽子改试卷的时候,居然回头问《诗经》的“诗”字怎么写,不知道是谁跟他说了,他也改了自己的。之后把试卷放回原处,让我去开门。“混蛋!”我当时真想这样骂他一句,但是我没有。我反过来问他,“是让我吗?”“怎么废话呢?不让你让谁?”同桌依旧像是在开玩笑的说。“好吧,我可以帮你掩盖罪证!”但我当时决定揭发他。我打开了门,回到了原位,继续写起了作文。很快,语文老师来了。一切恢复了正常,只是我的心依旧很气恼。我是气自己居然让同学关上门?气同桌改试卷?还是气语文老师的疏忽造成这一节小故事?我不知道。
老师希望您看过之后就当没有看见,或许是真或许是虚构,请原谅我不假思索的发泄!
日记读完了。我问:“听完这篇日记,你想到了什么?
小学语文教学随笔2近日,在秀水小学参加了关于“课堂读书时间不少于10分钟”的集中培训,有幸聆听了三位教师的阅读指导课,下面就结合“课堂读书时间不少于10分钟”这一主题,谈一点粗浅的认知:
朗读历来是小语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新课程课标指出“各个学段的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浙江省小学语文学科教学建议》第13条更是对课堂读书提出了明确要求:“重视和加强读的训练,力求在课堂内达到读通、读懂、读好三个层次的要求。每堂课学生读书的时间一般应达到10分钟左右。朗读与默读并重,能根据教学需要并结合教学情境指导学生的朗读、默读、诵读和背诵。”
然而语文课不闻读书声和少闻读书声由来已久,至今亦然。“满堂灌”时代也好,“满堂问”时代也好,一节课读书时间不足10分钟,一篇课文学过大部分学生都难得读上一遍,一年课堂阅读时间不足几十个小时,然后分析训练做题、合作讨论交流,只听老师滔滔不绝、小组活动热热闹闹而不闻学生书声琅琅的阅读课不是好的阅读课。语文学习不读书,没有了感受,联想、思考、领悟、积淀、提升的过程也就偏离了语文教学的轨道。
有老师认为读还不容易?不就是10分钟的事情,我就做足10分钟给你看,我自由读、指名读、小组读、齐读挨个儿上演;我读句、读段、读全文轮番上演,别说10分钟,就是30分钟也不在话下。确实,有心凑这10分钟并不是难事,但《教学建议》提出的10分钟读书是“质”与“量”的统一,10分钟只是完成了“量”的问题,而 “质”则要求在这不少于10分钟的读书时间里达到“读通、读懂、读好”这三个层次的目标,并且在达到这样目标的过程中能结合情境指导学生朗读、默读、诵读和背诵。
因此,我所理解的课堂不少于10分钟的读书时间应是有效的读而不是机械的读。然而要做到有效读书,现今的语文课堂除了读书时间太少之外还存在以下问题:
1、朗读的目的性不强。齐读,分组读,个人读,看似热热闹闹,其实读前没有要求,读中没有指导,读后也没有及时评价反馈,学生只是被教师驱赶着为读而读,没有用心、用情去读,而是有口无心地“念着经”。
2、朗读的面太窄。语文教学最基本的目的之一就是会读,教师往往盯住几个尖子,读来读去,就是那四五个学生,大部分学生都是听众,这种多数学生得不到朗读练习的现状,又怎么能达到会读呢?
3、教师的`朗读指导单一。朗读教学指导方法单调、机械、生硬,常见教师在分析、理解之余来一句“请同学们有感情地读读这部分”,或“带着xxx语气读一读”,诸如此类隔靴搔痒的引导,导致朗读不能溶“导”、“练”于一炉,不能揉理解、感悟于一体。有的教师即使有指导却不得要领,只重声音形式,不重内心体验;只重表层的技巧,不重语言的内蕴。常听教师直截了当地告诉学生,把某一个字(词)读得重(或轻)些,把某几个句子读得快些(慢些),而忽略了朗读表情达意的要义。
萨特曾说过:“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那么,教师应如何有效的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悟出文章的内涵,使课堂不少于10分钟的读书时间成为精彩的华章而不是匆匆走过场呢?
我想首先语文老师应对朗读引起足够重视。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要保证充分的读书时间。要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正确地读课文,特别是自学性课文,要让全班学生都读完、读好,切不可只做个读的样子,匆匆过场,草草收兵。在初步理解基础上的表达性朗读,要留够时间让学生试读、练读,读出感觉,读出味道,读出情趣,切不可未准备好就仓促上阵;
2、注重朗读评价。要留读后评议的时间,通过评议,强化朗读的激励功能、诊断功能和调节功能。
2、扩大朗读训练面。朗续训练,必须想方设法调动全体学生全 ……此处隐藏13087个字……量。在这次学习中我在教学理念上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经过培训学习,我进一步了解了“为什么教作文,拿什么教作文,怎样教作文,作文教到什么程度”、“一线小学教师,有必要成为研究者”、“提升小学语文教师人文素养”。这些新的`理念,给学生更加自由的学习空间,为课堂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自觉地把新的教学理念引入课堂,改变课堂的面貌,使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民主;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师生关系融洽。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
二、教学行为的转变
课堂是教师体现自身价值的主阵地,今后我会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理念,将自我的爱全身心地融入到学生中。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努力将所学的新课程理念应用到课堂教学实践中,立足“用活新老教材,实践新理念。”力求让我的教学更具特色,构成独具风格的教学模式,更好地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经过这次的培训,使我深刻意识到:自我的知识、本事还有必须差距,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立足于自我的本职工作,继续运用网络资源,加强理论学习,转变教育教学观念,进取实践新课改,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价值,为教育事业发挥自我的作用。
三、反思教学工作,不断进取
在教学中不断思量着自我在工作中的不足之处。努力提高自我的业务水平,继续向优秀的教师学习,来更好地适应此刻的英语教学。
经过这些天的培训,我认识到每一位教师都应积极参与到理论学习中去,不做旁观者,做一个课改的进取实施者。经过学也让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仅有不断的学习,才能有不断的提升。我想仅有经过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教学之花才会开得更加灿烂,中华民族才会永立世界民族之林。
小学语文教学随笔14卢梭有句经典的话叫‘天性为是’。就是说,孩子适合怎样的发展是由他的天性决定的。教育是高度个性化的工作,必须配合每位学生所具有的独特智能组型,帮助学生逐步地了解自己内在的潜能与发展这些潜能的方法。为此,就有了下面的案例。
[案例一]故事大王马珍妮
我们坚持每天“班级共读”、“日有所诵”以及学生的“自读”以及家庭的“亲子共读”,学生的知识视野开阔了,读书的语感好了,特别是马珍妮同学,那怕是上课发言,也往往是绘声绘色、抑扬顿挫。
马珍妮同学在自家小区的绘本馆里办有“借书证”,她每周都会借上四五本书来读,如果本周借的书不够读时,她还会到绘本馆里去读书,一口气读上好几本才算过瘾。她书看得多了,词语积累得也多,讲起故事来20来分钟也不卡壳。如,一天,我的嗓子哑了,我们“班级共读”时,我就请马珍妮同学给同学们讲故事,她讲的是《莴苣姑娘》,她吐字清晰、口齿伶俐、声情并茂地讲述很是吸引同学们,刚开始喝水的、手里拿着铅笔、橡皮的也都瞪大了眼睛、伸长了脖子在听。特别是,故事讲完后,她还向同学们提出了一下问题:
1.莴苣姑娘是用什么东西把巫婆带到塔顶上的?(她自己的`头发)
2.莴苣姑娘让王子第二次来见她时带几条丝带?(15条)
3.莴苣姑娘的头发被巫婆剪了没有?(剪了)
4.后来,巫婆把莴苣姑娘带到了哪里?(荒野)
5.王子的眼睛瞎了没有?为什么?(瞎了,他被巫婆推下塔后被仙人掌的刺刺瞎的)
6.王子最后找到莴苣姑娘了吗?为什么?(找到了,他们结婚了,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案例二]领读班长贾茵菲
我们班的贾茵菲同学,上课听讲专心,记忆力强,善于思考,上课发言积极。在家里“亲子共读”也做得比较好,她的语感特别强。从上学的第一周就与众不同,为此,被我任命为领读班长。每天早、午读,以及放学路队,都是她领读、领背。我们班在“校本经典古诗词”展示时,就是她和陈涵领背的。特别是,在我身体不舒服时,她俨然一名优秀的小老师,在“班级共读”时,给同学们读故事听。如《猪先生去野餐》,这是一个典型的“做自己最好”“我就是我”的故事。贾茵菲给大家分享完故事之后,也向同学们提出了几个问题:猪先生要去干什么?(野餐)它想和谁一起去?(猪小姐)猪先生在去野餐的过程中,都遇到了哪些朋友?向它们各借了什么?“(狐狸,借了尾巴;狮子,借了头发;斑马,借了条纹)。猪先生第一次邀请猪小姐时,猪小姐为什么没有跟它走?(猪先生打扮得太吓人了,像个丑八怪)最后,猪小姐为什么又同意去了呢?(猪先生做回了自己)?
[案例三]多才多艺的陈涵
陈涵是我们班的班长,她不但人长得像个洋娃娃,而且还多才多艺呢!“元旦“联欢会上,同学们齐唱“新年好”时就是陈涵用小提琴伴奏。六岁多的她,每天的课余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的,拉琴、绘画、跳舞、读书、写博等等。小小年纪的她,从上学期起,博文都是自己亲手敲上的,这需要多大的耐心啊!另外,她上课听讲专心,师生、生生互动交流时,她发言积极;又由于爱看书、善于思考、做事认真、乐于分享,所以,她发言的质量很高,深得同学、老师的喜欢。
[案例四]众多小诗人
1.梳出的诗人梳出的爱
我们“日有所诵”台湾作家谢武彰的儿童诗《梳子》后,由于在这首诗中,“风是树的梳子”、“船是海的梳子”两句想象奇特,富有情趣,是仿编的好教材。为此,学生会背诵之后,我就让他们尝试口头仿编诗句。第一步,以老师给出的“风”来编,由于难度相应较小,孩子们的发言很是踊跃,编出的诗句很是生动、形象,传递出深深的爱意。如,风是花的梳子,梳着花的头发。
小学语文教学随笔15一轮学生带到毕业,真的有点淡淡的不舍。又开始教一年级了,拿到班里学生的资料,马上看了起来,我要在最短的时间里记住每个孩子的'名字,在我看来这一点很重要。一看到“晓阳”的名字,便印象深刻,晓阳姓李,妈妈和我一样也姓邵,而且名字和我儿子只有一字之差。真巧啊!
第一次见到孩子们,是开学前的亲子活动,我们在学校的门厅迎接着孩子的到来。我仔细观察着每一个孩子,孩子们个个都很可爱,我要尽快把名字和每张小脸对上号。一个瘦瘦的小不点闯进了我的视线,他几乎是拽着妈妈走进学校的,满脸的兴奋,看到我大声地喊:“老师好!”看来对学校生活很期待,这是个好的开始。我问:“欢迎你,小朋友!告诉老师,你叫什么名字啊?” “老师好,我叫李晓阳。”孩子很有礼貌,说话声音很响亮,看来幼儿园教育的非常好!妈妈在一边,一直脸上带着微笑,满意地看着儿子。“哦,我知道了,你妈妈姓邵吧,和老师一样,你一定记的住怎么称呼我。”“恩,邵老师好!”当我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妈妈和小家伙默契地相对一笑,然而又对我刚才的言语有点奇怪。小家伙拉着妈妈的手,向二楼教室走去,一边走,一边问:“妈妈,老师怎么知道你姓邵啊。”“老师很了不起啊,她还知道晓阳很想上学,要做好孩子呢。”
上午的活动很精彩,每个孩子要和爸爸妈妈一起用丙烯颜料在T恤上,合作完成一套亲子装,完成后,我们要把自己的作品穿在身上,上台秀一秀。我忙着组织大家,兼职摄影师,不时还要关注每一个孩子,并没有太多时间关注晓阳。
不过他已经有点与众不同了,照片里那个扭过头去的孩子就是晓阳。